理想汽车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网联 > 正文

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停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解读

发布日期:浏览量:4431

导读:近日,在赛文交通网和百度apollo联合主办的“‘AI+停车’智慧停车产业智慧分享会”中,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重庆市公路学会静态交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超就智慧停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了《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停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报告。

该报告就智慧停车与城市级平台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了智慧停车的发展现状与背景,具体分析了机械式停车设备发展现状,阐述了智慧停车运营模式类型与城市级平台发展情况,分析了互联网+停车的演化模式并探究了智慧停车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

截止2022年的4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2亿辆,其中汽车3.07亿辆。目前全国停车位缺口保守估计超过5,000万泊位,有报道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停车位缺口已高达69~150万。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包括5G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等。2021年5月7日,加快应用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新模式等政策利好信息的释放,使智慧化停车的推广应用将成为城市停车建设管理的新趋势。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5G、物联网、数据中心及智能计算中心与智慧停车紧密相关;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中,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是与停车设施建造紧密相关。

2017年起国家相继出台多部停车产业相关政策文件,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函〔2021〕46号印发《关于推动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结合我国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实际和存在问题,对涉及城市停车设施的分类施策、市场环境、停车执法、智慧赋能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下一步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城市停车设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中将“增加停车场”、“智慧停车场数字化应用”列为改善民生、拓展需求、营造数字生态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外,建设信息技术与停车产业深度融合,停车资源高效利用,智能便捷的城市停车系统将是我国停车设施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第一,缓解停车难题,应在“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动静结合”的基础上从以下三方面突破合理提供增量,包括新建立体车库、深挖现有潜能、公共泊位补充;

第二,多维盘活存量,包括提升智能化水平、实行价格调控、加强管理保障;

第三,社会资源共享,包括泊位资源互联互通、错时错峰停车、共享停车。

一、机械式停车设备发展现状

机械车库已经有100多年发展历程。1905年,法国建成一座类似平面移动的机械车库。1925年,美国芝加哥华盛顿西街一个酒店建成一座四层的升降车库。我国从1984年开始研发立体停车设备,1988年建成首座机械车库,两层升降横移68车位,1992年建成首座垂直循环类车库26车位。

机械车库共有九大类型:包括升降横移类—PSH、垂直循环类—PCX、水平循环类—PSX、多层循环类—PDX、平面移动类—PPY、巷道堆垛类—PXD、垂直升降类—PCS、简易升降类—PJS、汽车专用升降机—PQS。基于九种类型可将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分为全自动停车库和复式车库两大类。

对比历年车库发展数据可知,2004年以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发展相对缓慢,2016年机械车库泊位总量达到408.9万,到2022年泊位总量达到834万,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机械车库产销量排名第一的国家。我们看到很多高大上的国外车库视频,大多数车库设备也是由中国企业生产销售。目前存升降横移类车库占比82.01%,这个趋势在全世界来看,占有量最大也是升降横移类车库,在日本占60%以上的份额,此外还有垂直升降类车库、平面移动类车库等。随之全自动车库技术的普及,升降横移类车库在2018年以后发展比较平稳,在去年占比有所下滑。

结合目前中国停车主流媒体的报道,2020年第一季度33%的机械车库项目应用于公建项目,很多政府公建车库项目对车库的品质、效率及整体商业配套有一定要求,后期容车密度大、智能化程度高的平面移动类车库和垂直升降类车库将是公建类项目采用的主流机型。此外,循环类车库在自2015年开始,因为技术的改良及新媒体的宣传报道,垂直循环类车库开始呈现跳跃式增长,重新获得了大众的青睐。

二、智慧停车及城市级平台发展现状

2019-2021年,智能交通市场显著下滑,但智慧停车领域增长显著,2019-2021年,智慧停车领域过亿项目均超过10项,智慧停车项目已占到智能交通领域中30%的市场份额。截止2021年11月,全国已有超过313个市县建设了智能化路内停车运营项目,年增长率超过25%。路内智能化泊位超过203万个,年增长率超过30%。城市级项目(包括路内外一体化建设、公共停车场智能化升级、城市级停车平台及停车诱导系统建设等)2021年第一季度城市级项目同比增长52.9%。2022年第一季度,19个城市级平台中,14个平台为区县级平台,仅有5个是城市级平台。

通过分析道路停车智能化运营泊位分布可知,长三角珠三角保持较高的态势。2021年停车行业招标项目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都有较大的新增泊位。

智慧停车运营模式共四种类型:

指定委托:政府部门授权国资平台建设运营。例如,沈阳市通过政府部门授权国资平台的模式进行运营;

PPP/BOT: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建合资公司。例如,重庆市渝北区通过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打包智慧路内停车项目;

特许经营:政府部门与国资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很多城市都采用此类项目进行路内停车位的智慧化改造和经营;

政府直管:政府部门直接实施道路停车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

目前来讲,地级市项目投资运营模式中,指定委托的项目大概占48.9%。在区县级项目投资运营模式中,PPP/BOT项目占比较高,用智慧化改造换取经营权,通过投融资模式来开展项目。

关于智慧停车发展现状,我国1995年引进咪表,随着智慧化程度的发展,2008年启用手持PDA,2013年很多城市开始投用地磁,当时全国很多企业在生产投用地磁,当它只能够探测到车有无计时的问题,但无法跟车牌进行绑定,还需要通过PDA和POS机联动,实现车牌与车位的绑定。2018年引入视频桩试点,例如中低位视频、高位视频等设备,目前视频巡检车技术也应用于路内停车项目,实现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

两年前,道路停车智能化项目中更多是采用单一技术,例如全部程序选用地磁、选用高位视频等方式。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选用多种技术融合方案,因为地磁、PDA、巡检车、高位视频、中位视频、超低位视频以及车位锁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所以多种技术的融合是今后在智慧停车领域发展中的趋势。

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道路条件、交通流量使用不同的设备,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建城市级的智慧停车平台,常见功能包括车位查询、车位导航、反向寻车、自助停车、共享停车、预约停车停车增值服务等但真正能够实现路内路外一体化连接的平台非常少,占比不足50%,已重庆市38个区县路内智慧停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目前路内停车相关的应用情况还是以地磁为主,更多是地磁加PDA,也有部分项目应用地磁与视频联动的技术,除地磁方案外,高位视频占比较多,还有部分区县采用车位锁、巡检车的方式。不完全统计分析了2021年1-12月360项停车招标项目,有40.28%是智慧停车和城市级平台的项目,有59.72%是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的项目。关于智慧停车所涉及的相关领域,第一个就是路外场景的应用,路外外场景项目主要包括机械车库及引导系统。第二个场景就是城市级平台与相关的路内泊位的智慧化改造。

三、智慧停车未来趋势

1、从互联网+停车演化至城市级停车

2014年-2015年,数百家新兴互联网停车企业涌入,优胜劣汰,目前逐步回归正轨,但目前的主流企业仍是以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为主。

伴随新基建、交通强国大背景,停车行业发展迅速,从传统的PPP经营权出让项目向集成业务、城市级项目多层级延展。现阶段智慧大脑型的互联网巨头企业涉足城市级的停车领域,进而会分成两个极端。

第一是聚集层面,会出现更多资源与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停车项目不再是以前重建设的理念,更应该是管理和运营并重,而且服务意识的拓展意愿会更强。

第二是分散层面,从近两年的项目来看更多是县级城市,所以县级项目会持续发力,而且会更注重实用性,而且更看重经营管理效果,这就要求传统的停车公司不仅要有很好的研发实力、数据平台、建模分析能力,更要有非常好的运营管理能力。

所以总体上是向城市范围内的资源聚合发展,但缺乏顶层规划,具体呈现出以下趋势:路内智慧停车项目将持续发力、“ETC+停车”场景将迅速增长、欠费追缴体系更为完善。2、“智慧停车”四大转变

思维的转变:缓解停车难要有系统的观点,长远的考虑,将传统的单项型思维转变为大交通体系的综合型解决方法,贯穿综合规划、设施建设、管理执法、政策法规等多层次;

停车技术手段的转变:停车普查与数据挖掘、停车规划、室内导航、反向寻车、电子支付、大数据及充电等技术日渐成熟和科学化,智慧停车方式进入快速落地阶段;

产业结构的转变:停车已从单一服务业向产业化转变,先进制造业、金融业等纷纷切入停车行业,产融结合、产业基金、股权融资等概念在停车产业中已不是新鲜名词;

政策法规向健全化转变: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停车相关政策,已形成了初步的框架,并逐渐向健全化转变。

通过以上“智慧停车”转变,在“政府端”、“资本端”以及“设备集成端”也有以下转变:

2015年至今,各类政策红利下发,鼓励发债用于城市停车场建设项目。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出越来越困难,为防止政府债务扩增,在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受阻的情况下,有现金流、有收益的智慧停车将是一个新方向满足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要求;

资本是追求利益的,而智慧停车项目具备稳定的现金流优势。包含停车费收入及”非停“收入(商业收入。设备服务收入、运营服务收入、软件平台服务收入、合作业收入、广告费用)等;

现阶段智慧停车市场能赚钱的可能多数为设备商和集成商。但设备商和集成商也处于薄利状态,可能由于收款困难、项目施工改造成本过高,最终亏损。

3、机械式立体停车技术

我国机械式立体停车技术经过不断的创新实践,已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良性发展道路。将迎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新时期:

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数量将会长期平稳增长;

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制造业将得到不断发展;

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类型将不断优化。

在上文中提及机械车库九大类型,目前升降横移类还是一个主流机型,可能会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

简易升降类立体停车库由于技术革新,产品多样化,还会有一定市场空间,垂直升降类、巷道堆垛类、平面移动类等高智能化停车库,未来一段时间会保持较大规模的发展趋势。

垂直循环、多层循环等循环类立体停车库近年呈现出上升趋势,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循环类立体停车库已得到一定的改进,因此循环类设备又重新得到大众的青睐。

对城市管理而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助攻,停车资源告别“一盘散沙”的低级管理模式,城市精细化管理将不再遥远,在此背景之下,城市智慧停车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进一步推进停车设施建设,优化停车供给结构;

盘活现有停车资源,科学调控停车需求;

健立完善停车管理制度,理顺停车管理体制机制;

完善停车备案制度,汇聚停车资源信息,提升停车治理智能化水平;

创新停车联动共治模式,推动停车产业化发展。

通过上述模式分析,未来将呈现三大趋势:

常规模式注定会被淘汰。各区自己建平台,各自不同技术模式,到地级市层面很难管理,资源分散,对车主而言在不同的停车场、路段缴费需要用不同的APP;

市级数据管理,收费各自为营的模式将成为未来2-3年的过渡。

城市级一体化模式将是未来趋势。全城只有一个平台数据中心、一个客户终端,通过该终端涵盖路内泊位和路外停车场。并且预留后期扩展性功能接口,为预约停车、共享停车提供了基础。

由“单一主管部门”向“建管分离、双(多)部门主管”协调发展,规划建设、交通、公安交管、城市管理部门协调联动,落实工作职责。中国停车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多个管理部门责任划分不明晰,协调联动机制不明确,导致工作难以落实。今后将会向以下“四化”方向发展,即管理规范法制化、管理手段智慧化、管理体制一体化、管理服务市场化。

来源:赛文交通网

版权说明:“华夏EV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文章标签:

本文网址:http://www.evinchina.com/articleshow-373.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