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无人驾驶 > 正文

30+省市自动驾驶路测政策解读:准入、监管、补贴

发布日期:浏览量:2875

导读:政策为自动驾驶规模化、无人化落地做好准备。

2022年4月底,北京亦庄在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又进一步,允许“主驾驶无安全员、副驾驶有安全员”的Robotaxi商业化运营。

此前不久,上海正式落地全国首个关于智能网联车辆的立法;广州则在尝试将Robotaxi与网约车、出租车纳入统一管理;深圳首先提出“允许车辆无安全员”,企业可以进行远程监控。

不仅如此,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武汉、苏州等城市更是推出了重磅、丰富的补贴,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商业探索。

截至目前,根据《赛博汽车》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30余个省市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也就意味着,这些城市已经准备好迎接企业展开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示范运营。

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政策一览

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政策一览

一、顶层政策为商业探索开绿灯

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2021年7月,三部委此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推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从两个政策名称就可以看出,新版政策增加了「示范应用」内容,这也反应出,自动驾驶产业从2021年起进入新的阶段,也就是商业化探索阶段。

在政策中,对于自动驾驶车辆路测及示范运营的监管主要有三个方面:申请企业、测试车辆及安全员。

首先,对于申请企业的要求。必须要是在国内注册,且具备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或试验检测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求企业有远程监控的能力,以及网络安全保障的能力。

除此之外,申请企业还要求企业有足够的民事赔偿能力。同时要求企业为车辆购买足额保险,包括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以及每车不低于五百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不少于五百万元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

其次,对于测试车辆的要求。由于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大多数都经过改装,增加了一系列传感器以及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等部件,这些车辆往往无法进入公告。

对于未进入公告的车型,政策要求提供出厂合格证明和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相应车型强制性检验报告。

要求满足对应车辆类型除耐久性以外的强制性检验项目要求。对因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而无法满足强制性检验要求的个别项目,要求提供其未降低车辆安全性能的证明。

同时,要求车辆必须具备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具备车辆状态记录、存储及在线监控功能。

道路测试车辆、示范应用车辆还要在车身上以醒目的颜色标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或“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等字样。

最后,对于安全员的要求。安全员要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最近1年内无超速50%以上、超员、超载、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无饮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记录,无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记录,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且负有责任的交通事故记录。

目前,在国家层面的这一版政策中,没有对是否可以去除安全员,以及是否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营做出表述。落地情况来看,各地方正在自行出台相关政策及管理办法。

在国家层面的政策中,还对各地方智能网联政策细则的发布、执行提出要求。

要求地方主管部门在辖区内选择具备支撑自动驾驶及网联功能实现的若干典型路段、区域,供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测试或示范应用,并向社会公布。道路测试、示范应用路段和区域内应设置相应标识或提示信息。

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特别是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路段、区域周边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的时间、项目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地方主管部门于要在每年6月、12月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情况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并向社会公布。

目前来看,只有北京、上海和广州公开发布了自动驾驶车辆示范运营的年度报告,而其他示范运营城市还没有对具体运营情况进行总结性的梳理和公告。

二、北上广深树立标杆

在国家层面的政策发布后,各地方陆续跟随落实。2018年以来,已经有超过30余个省市发布智能网联车辆路测及示范运营管理细则。

其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落地最快,探索最深入,也正在起到标杆作用,引领产业发展。

北京以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作为桥头堡,2021年11月,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政策指出,Robotaxi运营商可以在试点区域有偿提供服务。

2022年4月,政策进一步升级,允许Robotaxi车辆在商业化运营时“主驾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这意味乘用车无人化运营商业探索更进一步。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企业。

虽然北京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无人化探索较快,但对比国家层面政策来看,北京的管理政策更严苛、更细致。

北京要求测试车辆安装监管装并接入监管平台,接受第三方授权机构的日常监管。

第三方授权机构还有对测试主体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如发现自动驾驶系统与申请不一致、存在重大升级情况,将对测试主体按照重大违规进行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对试验用临时行驶车号牌采取收回、暂停发放等措施。

同时,要求企业申请的一批次车辆应符合“三同原则”,即车辆型号、自动驾驶系统、系统配臵一致的原则。初次申请时一批次不超过5辆自动驾驶车辆。

对于特殊天气、高速路测试,以及进行无人化测试、编队测试的要求更严格。

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开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房山区、通州区、大兴区6个区域278条1027.88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其中,支持无人化测试的道路有3个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82条423.26公里,支持特殊天气测试的道路有2个区(海淀区、顺义区)57条243.74公里(夜间、雨天、雾天、雪天)测试道路。

截至2021年底,共有16家企业共计170辆车,参与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通用技术测试。其中,有124辆车开展了载人测试,有43辆车获得夜间测试通知书。

百度Robotaxi平台萝卜快跑

在深圳的监管政策里,首先提出“允许车辆无安全员”,可以进行远程监控。

2021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政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测试或者示范应用,应当按规定配备驾驶人。但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测试或者示范应用,经市相关主管部门安全评估、审核批准,在采取了相应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可以不配备驾驶人。

同时,对于商业化探索也明确放开,并允许进行费用收取。政策提到,在全域开放的行政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及商业化试点,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及商业化试点主体应当依照规定向区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关活动。

使用智能网联汽车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可以收取相关费用。鼓励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定制出行、社区出行、夜间出行、应急保障等多样化服务。

深圳也表示要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云控平台,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自动驾驶和交通监管、决策和控制,记录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等运行数据。

车辆车载设备相关数据应当按要求接入监管平台;智能网联汽车车载设备应当按规定连续记录和存储车辆运行状态、驾驶模式、车内外监控视频等数据。

目前,深圳的智能网联管理条例还没有正式落地,但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示,该条例已经过“三审”,有望在年内出炉。

深圳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约145公里,累计发放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通知书93张,其中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23张,示范运营企业包括元戎启行、AutoX、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

元戎启行深圳运营Robotaxi

广州是Robotaxi商业模式探索最丰富的城市,还尝试与网约车、出租车混合管理。

2021年2月,文远知行正式获得广州网约车运营许可。

2022年4月,小马宣布中标广州市南沙区2022年出租车运力指标,取得国内首个颁发给自动驾驶企业的出租车经营许可。小马智行获准在广州南沙投入100辆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出租车服务。

目前,广州已累计向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百度、广汽集团、滴滴等10家测试主体旗下127台智能网联汽车发放测试通知书,其中包括模拟商业运营的载客测试牌照31张,远程测试牌照11张。

广州市通过实施《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到2025年,分五个阶段完成不同混行比例、车路协同不同参与度以及多种新型出行服务的多维度、综合性、大规模城市交通试验,建立起相适应的政策管理体系。

按照广州市规划,到第五阶段,也就是2025年,在混行试点区域,自动驾驶车辆导入率大于40%且不大于50%的,或者自动驾驶车辆投放量大于5000台且不超过1万台。

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

上海已经通过立法管理智能网联车辆。2021年12月,上海通过《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并于2022年正式实施。

管理办法要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活动,应当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要求,配备相应的测试安全员或者驾驶人。

开展示范运营,可以适当收取一定费用。收费标准应当在示范运营方案里载明,面向不特定对象收费的,应当向社会公示收费标准。

目前,上海累计开放615条、1289.83km测试道路,可测试场景达到12000个。截止2021年底,上海累计向25家企业、295辆车颁发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其中,有12家企业195辆车已取得示范应用牌照。

百度、小马、滴滴、AutoX、享道出行等企业的163辆智能网联汽车取得载人示范应用资质,在嘉定区域测试道路上开展地铁站到办公场所、居民区到商圈、办公场所到酒店等场景的载人示范应用,累计完成5.91万订单。

三、六城推出重磅补贴

除了在准入监管政策上打开闸门,一些城市还展开了对自动驾驶运营的补贴,包括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武汉、苏州等城市。梳理政策条款来看,补贴项目非常丰富,包括项目落户、技术创新、落地运营、人才补助、基础设施等多方面。

1、北京亦庄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于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过20%的大中型重点企业,给予超出部分20%的奖励。

对引领产业发展或取得颠覆性突破的项目,给予研发投入50%的资金支持,最高奖励5000万元。

鼓励开展示范应用,按单个示范项目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资金奖励,最高奖励300万元。

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1年产值同比增长高于10%的企业,给予超出部分1%的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企业2021年区域经济贡献的30%。

对在近三年开工的产业项目(房地产项目除外)且在2021年实施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土地购置费用除外)的1%给予资金奖励,最高奖励3000万元。

对于2021年经济贡献同比增长在8%以上的企业,给予超出部分盈利所产生的区域经济贡献50%的资金奖励。

2、广州市

对安全员培训、管理和工资等费用给予补助,广州市工信局每年在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安排不超过1亿元,按广州市区财政体制分担比例给予区一定补助。

对相关区开展交通路网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的,广州市工信局每年在工业和信息化资金中安排不超过5000万元,按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过50%给予补助。

3、深圳市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核心领域和重要环节,面向全球悬赏任务承接团队,重点解决前沿技术工程化和关键零部件研制等瓶颈问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2亿元。

支持攻关V2X通信技术,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等导航技术,算法设计、处理芯片、操作系统等决策规划技术,按参与主体项目研发投入的5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

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机构设立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围绕操作系统、视觉系统、车载雷达、人机交互、V2X通信、平台及应用软件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关键领域开展工程化研究,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搭建产品技术测试认证、标准规范研究制定、数据与信息安全评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承担单位研究复杂道路的环境建模、仿真验证、评价测试系统,对开发仿真测试平台的主体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支持自动驾驶应用推广,对车辆智能化、无人化技术改造的项目,根据运营成果给予实施主体最高500万元支持。

对于示范车辆行驶里程累计达到1000公里的运营主体,根据示范应用效果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鼓励企业和机构积极开展技术、测试和检测等标准制修订,对获得发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鼓励与国内外行业组织、领先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搭建高水平的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对举办展会、高端论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行业带动力的活动,最高给予 300万元资金支持。

4、重庆市

给予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获得认定当年起至2022年每年不高于3000万元的配套研发支持;给予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获得认定当年起至2022年每年500万元的研发支持,支持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支持企业新建或升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软件等投入),给予投资额20%的补助,对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通过认定的新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原则上给予1000万元的高端平台培育资助。

支持企业建设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给予相应测试设备投入金额20%的补助,对单个企业的补助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对利用测试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企业,可给予每款测试车型不超过测试费用30%的补助,对单个企业年度补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设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重点研发专项,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补助激励,支持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和产品产业化,对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行竞争立项、择优支持,给予每个项目80万元资金资助。

给予满足以下条件的自主研发全新中高端车型不超过1000万元的研发奖励:年产销量超过1万辆;智能化等级达到L2级或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

对投资额在1亿元及以上的整车技改项目,5000万元及以上的核心零部件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电池回收等项目,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连续2年给予项目贷款贴息补助,对单个项目贴息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5、武汉市

对新引进的、在重点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在区内设立全国性总部且企业资本性支出不低于2亿元(或企业估值不低于20亿元)的,经认定后,最高按项目启动后三年内资本性支出的40%给予奖励,总额最高2亿元。

新引进的重点领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租赁工业厂房或自用办公用房的,对房租及装修费用给予补贴,厂房补贴面积最高10000平方米,办公用房补贴面积最高3000平方米,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补贴金额为租赁及装修合同金额的80%,累计补贴最高2000万元。

对区内生产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以及提供关键系统、平台、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的企业,其产品和服务供应L3级及以上等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的,给予企业实际交易金额10%的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000万元,奖励期限不超过3年。

对申请在区内公开道路测试的企业,给予车辆测试牌照申请有关检测费、手续费50%的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200万元。

围绕数据增值和出行服务等,探索建立新商业模式,按企业示范应用车辆及场景项目建设投资的3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重点突破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感知、新型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和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云控基础平台、关键测试仪器设备和台架等共性交叉技术,按实施主体研发费用的3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累计奖励最高2000万元。

鼓励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平台、智能网联场景库及仿真测试平台等,为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验证与迭代提供支撑,加速相关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认证、自动驾驶能力测试等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建立,完善封闭场地、半开放道路及开放道路的测试方法,给予实施主体项目建设投资的2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1000万元。

鼓励企业参与城市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支持智能网联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赋能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按实施主体项目建设投资的10%给予奖励,最高奖励1000万元。

鼓励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发明专利布局,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利保护网。对企业在本区申请且获得授权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发明专利达到50件奖励100万元,达到100件累计奖励200万元。

支持在本区举办有全球、全国影响力的高端会议活动与赛事活动,加强本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宣传力度,最高给予活动组织机构300万元的资金支持。

6、苏州相城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产业,积极吸引龙头企业和即将量产的企业,建立专项产业基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重点支持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惯导、域控制器、V2X通信模组、处理芯片等关键零部件设立产线实现批量生产,年产值规模达到5000万元及以上的,按项目总投入金额最高不超过50%予以投资,最高不超过1亿元,按高铁新城股权投资管理办法实施。

对新迁入苏州高铁新城的智能驾驶企业,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达到准入标准、固定资产一次性投资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给予转移搬迁支持,按照企业搬迁设备净值的2%给予搬迁费补贴支持,原则上最高不超过250万元。

以总部落户苏州高铁新城的企业为主体进行融资,国内公司按照单笔融资实际到账金额的1%给予奖励,单个企业三年累计不超过1000万元;外资公司(外资比例不得低于30%)按照单笔融资实际到账金额的1.2%给予奖励,单个企业三年累计不超过1200万元。

落户苏州高铁新城且共同参与示范应用的智能驾驶企业,对于该企业购置、改装用于高铁新城示范应用项目相关的车辆,采购辖区内企业相关产品及服务的,根据示范应用效果最高给予企业每辆车30%的车辆购置及改装补贴,单个企业享受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Robotaxi、Robobus、物流配送示范车辆行驶有效里程数分别累计达2000公里、1000公里、500公里的运营主体,根据示范应用效果给予最高不超过5元/公里的资金支持,单个企业享受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年,累计不超过3年。

可以看到,为了支持自动驾驶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技术落地、商业化探索,这些城市制定了非常细致的补贴政策。以上只是截取部分补贴项目,更多的补贴内容可以查看相关地区补贴政策。

来源:赛博汽车 作者:肖莹

版权说明:“华夏EV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文章标签:

本文网址:http://www.evinchina.com/huodongshow-353.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百度地图与特斯拉、华为智能座舱合作
    导读:4月22日,在百度Apollo“破晓•拥抱智变时刻”智能汽车产品发布会上,百度副总裁尚国斌不仅正式发布了百度地图V20,还重磅官宣了与特斯拉和...
    浏览量:2869
  • 2023年中国主流智驾公司业务进展梳理
    导读:2023年智驾赛道,几家欢喜,几家难。本文梳理了37家国内主流智能驾驶公司2023年业务进展,覆盖L2+量产智驾、Robotaxi、无人干线物流、无人港...
    浏览量:5954
  • 文远知行获新加坡T1、M1自动驾驶牌照
    导读:12月11日,文远知行宣布获得新加坡Milestone1无人驾驶车辆第一级别公共道路测试牌照(简称“M1牌照”)及T1Assessment无人驾驶车辆第一...
    浏览量:3032
  • 哪些因素对汽车座椅舒适性很重要?
    导读:网络上有人问,是不是把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一堆,就能叫好座椅?这儿我可以十分果断的下一个结论:绝不是!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
    浏览量:316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