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万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布日期:浏览量:2635

导读:2022年3月25日,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云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2022年3月26日,在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发表了演讲,以下是演讲摘要:

我今天想就“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谈一点我的看法。

主要从三个角度:一、新能源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二、科技进步引领创新突破;三、高水平开放合作应对挑战与机遇。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我考虑有三个很明显的发展趋势。

1、持续保持了高速度增长的态势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675万辆,同比增长了108%。其中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继续增长,销量达到了233.8万辆,同比增长66%;美国新能源汽车也是大幅提升,增长了100%以上,销量达到了67万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产销同比增长160%以上,销量达到了352万辆。从全球总的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突破了1500万辆。我们近十年来累计推广超过了1800万辆,中国的数字是超过900万辆,也就是说我们持续保持了保有量和产销量的世界上的一半以上。

2、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在2021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我们大家得到一个共识,就是像汽车这样大的产业,当它市场渗透率超过5%以后就进入一个加速阶段,超过10%以后会进入市场化的新阶段。从2021年的数字我们看到,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6.5%。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3.4%,而且从年头开始逐月基本呈现增长的现象,一直到12月份达到全年的最高。今年前两个月也维持了渗透率快速增长的状态。因此欧盟提出到2035年达到零排放的目标,包括美国也提出了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去年我有机会和很多国际车企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我也了解到各大跨国汽车公司与此相应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

3、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看起来。第一个特征是智能化赋能电动化。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基本上实现了车联网功能的全覆盖,一些头部汽车企业已经投放了搭载V2X技术的量产新车。L2级驾驶辅助系统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38%,等一会苗主任有一个准确的报告,在所有的汽车产量当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比较高,特别是高等级的自动驾驶进行了示范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自动驾驶的轿车在矿山、干线物流、通勤客车、港口、功能型无人车包括送货都进行了使用。第二,乘用车车型基本达到了全覆盖。2021年我们国家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一共70款,目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总量达到了289款,也就是说它覆盖了轿车、SUV、MPV基本上的全过程全部覆盖。

二、科技进步引领创新突破

主要也是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整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纯电动的专用平台,包括今天展览的大家都可以看到,就是广泛的一体化集成设计,降低了整车开发的成本、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实现了整车动力、续驶里程、高低温能耗、整车安全性,以及为智能化的拓展留下了充分的空间。第二,智能热管理技术,这是我们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痛点,智能热管理技术取得了进步,能够支撑新能源汽车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面使用。同时我们还很高兴地看到我们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800V高压平台加速落地,它对于降低能量消耗、提高加速性能,有效地提升整车运行效率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其中也有新能源汽车做的贡献,2022年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示范一共用了近12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的减碳可以达到2200亿吨,保障了整个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碳中和、零碳排放。我有幸前天去延庆实地观察和乘坐了这个车,我们坐这个车上到雪橇中心,它的坡度已经接近20度,但是我们的燃料电池大客车毫无困难地爬上去。大家跟我介绍,在冬奥期间有一些天晚上零下20度,但是我们大多数的燃料电池汽车都能够就在户外过冬,也体现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进步。大家可以看到动画当中在雪天爬这样的道路不是一个一般的功能,所以我觉得这是给我们国家氢能整车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场地。

从各地示范运行的场景来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综合发展,已经进入商用车的多场景的示范应用。燃料电池的寿命普遍达到一万小时以上,在运行的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有的已经达到三万小时。氢能的基础设施,包括绿色制氢、储氢、运行和加注,有利的支撑了氢燃料电池在长途客运、长途货运、物流、码头、矿山等长途重载的领域取得了应用的成效。

2、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再上台阶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硅/碳复合的负极材料成功开发和实验,实现了300Wh/kg动力电池的量产装车。混合固液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60Wh/kg,已经经过了循环寿命的实验,正在准备今年进入装车阶段。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单体4.5V的镍锰酸锂动力电池的前瞻研究。更使人高兴的是第三代半导体,也就说硅基半导体的功能模块这些控制器实现了量产应用,实现了控制器体积和重量大幅减小,峰值功率可以达到99%以上。

更使人高兴的是我们一直在关心着,随着新能源汽车以来的整个电动汽车电力电气框架的创新推动,现在呈现了安全和效率的双提升。首先,无论从企业的研发也好,从研究院所的也好,大家逐步的达成了一个汽车的控制架构通过分布式向域集中式向中央集中式发展,也就是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域集中式能够覆盖电驱动系统、驾驶系统和座舱以及对外的联络,这个突破对于我们下一步芯片的突破具有很好的带领作用。

3、我们在研发架构的同时打下了整车信息安全防护,找到了思路

也就是说我们将从边界防御向主动安全的纵深防御体系的跃升。也就是说,汽车可以在它联网的同时构筑防火墙,防止恶意攻击,同时在内网防治上又可以抵制住木马程序的侵蚀,特别是在底层的防御系统上能够抵御住有毒数据的攻击,通过密码系统建立起来。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可以实现威胁的提前感知、动态实时响应,保障汽车信息安全,筑牢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的基础。

三、高水平开放合作应对挑战与机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我们很大的机遇。

首先,产业链、工业链的安全。去年全世界汽车产业的痛点就是芯片的供应。芯片的供应从面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火灾、比如说某些地方的大规模断电都影响了芯片的供应,体现在几百个ECU当中的芯片缺那么一两个,有的是门控制,有的是空调,有的是ESP等等缺货就阻止了整个汽车行业产业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所说的从我们架构变化看起来,我们的芯片的设计也提供了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回首解决架构的问题时候,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现在域控制器的发展,也就是新一代汽车芯片的设计更多的要从可靠性、可信性以及基础功能和基本性能上来考虑,让它有一个可编程的空间和余地,这样就为未来的软件定义汽车打下一个基础。

在供应链方面我们现在还碰到一个问题,就是电池材料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背离了供需需求的增长,产生了一种非正常的增长。比如说碳酸锂居然可以在去年一年当中增长了10倍。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说起来,提升电池供应材料的供给水平,同样也要依靠发展和管理,要围绕着资源开采提炼、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回收利用系统建设来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现在在电池研究上低镍、低锂、低钴或者无钴电池是发展的方向,同样能够达到相应的能量。同时要对锂等原材料交易市场进行市场管理,要畅通国际物流的渠道和贸易流程化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保障全球动力电池材料的供应。

去年颁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我们这个规划的特点是在智能化的方面要推动车能融合、车路协同、车网互联。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电网企业和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合作,在北京,包括今天的展台上可以看到建设了V2G的示范站,里面有V2G的充电桩,同时使汽车作为储电性电源可以和区域网络配网来进行协同。另外一个,在车路协同和车网互动的方面,也逐渐地形成了一个车辆的感知和路侧感知,以及区域云的合作,这样的架构形式也为未来的车路协同方面提供了基础。

总的说起来,车能融合、车路协同、车网互联,为将来的自动驾驶提供了超越视觉感知的认知智能。但是在这个方面我调研当中了解,也还有一些障碍。比如说,车作为储能体往网络输电的时候用电价格的计算、用户的接受度还需要进行实验。车辆和路侧的系统它需要一个相互的信任,我和几位大企业的老总沟通过,他们的担心就是你这个路侧系统能不能全覆盖。实际上它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我们现在驾驶汽车不是也看红绿灯信号吗?红绿色信号也有熄了的那一块,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式。所以我想这是在一个增长过程当中,但是我们示范实验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逐步达到这方面的全覆盖。

所以跨界的融合需要加强产业之间的理解、互信和合作,共同来构建跨领域的标准和规范。还有一个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在任何时间都要记住维护数据安全和用户的隐私保护,这是社会公共安全的理念,也是我们发展人工智能的道德伦理和标准规范的重要的原则。

所以,面向新能源汽车跨产业界融合发展的趋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在政策、标准、前沿技术示范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推进部门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工作落实,凝聚发展合力,加速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第三个重要的挑战,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样实施好国家的“双碳”战略。

很高兴前天发改委颁布了氢能源发展中长期面向2035年的规划和“十四五”具体的目标,我想“双碳”战略事关全局,是带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增长、社会安宁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的战略举措。具体来说,面向碳中和,我们整个汽车产业界要协同作战,来尽快地发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线图,要明确以低碳为核心的政策标准体系架构,深入全行业的产业链足迹的研究,这个是越来越重要。欧洲的各行各业都走在了前面,我们汽车未来的管理,包括双积分这些的政策都要向低碳的方向来进行前进。要突破低碳核心瓶颈技术,加强国际规则的协同,来携手迈向碳中和。

有研究指出,商用车是当前汽车产业碳减排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对比研究。比如说欧盟的商用车它的车的保有量也在5%左右,但是它的碳排放量占了40%,这个现象在我们国家大运数的国家更加突出。我们乘用车的保有量实际上只有5%左右,但是碳排放占了整个产业的50%以上。因此我们需要搭建国际合作的交流平台,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合力,共同来探索技术创新的路径,加强科技的协同攻关,开展前瞻的示范推广,加强标准法规的协同,加速商用车的低碳转型。

我想在这儿说,其实碳中和是现在全世界具有共识的发展的目标。国际交流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在过去的年头中,我们曾在全球的Clean Energy Ministerial和Mission Innovation,这次巴黎气候大会所得出一个共同行动都取得了很重要的突破。在海南进行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当中大家得到了共识,可能我们的重点就共同探讨怎么样在这个方面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至少要做到标准的协同和规则的协同,才能携手向未来。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政策协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新格局,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发展,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以我们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谢谢各位!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版权说明:“华夏EV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文章标签:

本文网址:http://www.evinchina.com/newsshow-1108.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